成长的边界(大卫·爱泼斯坦)

书:pan.baidu.com/s/1v9U-Jv99pMYDHYegEVfMGw?pwd=jhr0

  1. “现今的世界,越来越强调专业。我们所共识的也是:要在一个领域里深挖,才能终有所成。”
  2. “作者认为社会上推崇的选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一定总是对的。虽然乍一看好像是你始终在做短期规划,但其实如果适当的调整,能帮助你更快地找到最佳匹配的话,那进步肯定更快。”
  3. “交叉学习,也就是跨学科学习,是可以提高归纳推理能力的。”
  4. “当我们在不同的领域接触到不同的例子,但是又能在从中找关联时,才是真正的应用。”
  5. “那些偏好封闭式学习的学生,也就是学习了特定的知识,然后马上做对应习题巩固,比起那些学习了交叉学科的学生,在成绩上是差了一大截的。”
  6. “因为封闭学习的学生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学会的只是单一类型问题,而交叉学习的学生学会的是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问题。”
  7. “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要懂得辨识问题,再懂得解决问题。如果总是在一个窄门里,只陷于问题本身,反而有时就走不出来。”
  8. “只有跳出习以为常的经验外,才能在新的情境中举一反三。”
  9. “尽可能提升学习的广度后再进入专业摸索。也许这样的学习,在前期会比专业学习更慢,更不容易出效果,但是当你懂得跨领域去归纳总结思考问题时,它会有更大的能量。”
  10. “人类社会的重大突破,大多都是由身兼多能的通才完成的。”
  11. “达尔文之所以能提出伟大的进化论,要得益于他广泛求知的精神和博物多闻的能力。”
  12. “先涉猎后钻研、多方尝试、横向类比思考和坚持自我发现的能力才是这个时代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13. “未来社会趋势万变,我们需要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用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成长再无边界,未来无尽可能。”
  14. “书中将人的成长路径分为专才模式与通才模式。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人若想出类拔萃,就应该趁早明确发展方向,再去刻意练习,即以老虎·伍兹为代表的专才模式。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崛起,这类依赖重复经验的专业化路径已经逐渐失灵。未来社会更需要罗杰·费德勒式的通才模式——从一开始便培养广泛兴趣,不断追求人生的匹配质量。”

这些原文引用涵盖了《成长的边界》中关于通才与专才成长路径、交叉学习、问题辨识与解决、学习广度与深度、人类社会重大突破、未来社会趋势等方面的核心观点和理念。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观点,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个人成长和学习的方向,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成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