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pan.baidu.com/s/1-WAi12-opdU2H0yYBAbnQg?pwd=0n3h
- 研究视角:费侠莉从女性主义者边缘的立场出发,研究中国医学史中的性别问题。
- 研究路径:她通过三条路径来探讨中国医学史中的性别建构,包括历史的路径、医学中的性别观念以及中国医学史中身体的文化建构。
- 历史路径:沿着妇科作为学术话语的时间轨迹来考察,妇科在宋代成为医学知识的一个独立分支,并由政府推动其传播。
- 性别观念:在中国的宇宙观中,阴阳不仅是人体生理性别的特性,还是身体和整个世界的性别意义的基础。黄帝的标准的医学的身体,是阴阳关系的复合体,兼有两性的特征。
- 身体的文化建构:费侠莉探讨了身体在中国医学史中的文化建构,提出了一些身体史本身的解释性问题。
- 妇科的发展:宋代妇科理论强调女性“以血为主”,呼吁关注女性的差别之处;明代则强调养阴为主,治疗的重点从外转向内。
- 儒医的影响:宋代及以后,儒医占据了医学界的重要地位,他们主张知识应建立在经典学术的基础之上,区别于私授的、家庭式的知识传承形式。
- 医学经典的局限性:费侠莉通过医案,揭示了医学经典的局限性,并强调了临床对话的重要性。
- 病人的声音:医案使我们有可能听到病人的声音,形成由病人报告的疾病体验的疾病分类。
- 医学文化的特点:医学权威的泛化、临证实践的家庭化以及诊断的对话基础,共同培育出一种医学文化,疾病语言具有共享性。
- 性别与政治的交织:书中分析了社会性别权力体系与医学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展现了性别与政治的紧密交织。
- “黄帝的身体”:费侠莉提出了“黄帝的身体”作为解读中医文化的关键模型,这是一个阴阳同体、男女同治的身体。
- 生育的身体:书中探讨了女性身体在生育上的特殊性如何解构“黄帝的身体”的解释模型,以及中医文化对于性别身体的建构。
- 医学知识权力话语:中医知识权力话语通过知识的改革更新、养阴文化、养生目的等形成对身体的凝视,并通过个人的责任感、道德感来规训人的身体。
- 女性医疗者的边缘化:尽管有女性参与医疗实践,但她们在实践中往往被边缘化,医学知识权力话语与性别建构相互强化。
- 社会性别与身体性别的差异:费侠莉的研究揭示了西方的性别社会建构与中国的文化对于身体性别的建构存在的根本差异。
- 身体观的演变:书中呈现了中医学史上身体观从阴阳同体的单性身体观到两性模式的解构,再到单性模式的回复的演进过程。
- 道德约束与身体生育:医家将身体的生育与需要更多道德约束的性问题联系在一起,新儒学也强调节欲和自控的性别道德规范。
- 研究方法的创新:费侠莉的研究方法将女性病人、女性治疗实践者作为中心,改写了过去以男性专家为中心的历史,还原了女性在科技文化史中的位置。
- 学术价值:费侠莉的研究不仅让我们反思女性主义的理论,也让我们看到中西之间身体观的差异,她的研究是对西方科学的霸权中心地位的解构,也是对科学的男权中心地位及男性主义偏见的解构。
这些关键内容共同构成了《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的核心思想和学术价值。